摘要:ETF期权的杠杆怎么理解?,期货,股票,行权,etf期权
<配资网址>聊ETF期权合约杠杆,与两融、期货杠杆有何不同?配资网址>
当大家聊到ETF期权合约时,“杠杆”这个词经常被提及。不过,期权合约的杠杆和我们熟悉的两融(融资融券)、期货的杠杆,有着很大的不同。这就导致很多刚接触期权交易的朋友,很难弄明白期权杠杆在交易中到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。下面,咱们就一步步来揭开期权杠杆的神秘面纱。
一、先看看两融和期货的线性杠杆
为了更好地理解期权杠杆,咱们先来搞清楚两融和期货交易的杠杆原理。
(一)两融杠杆
两融,简单来说就是投资者向券商借入资金或者证券来进行交易。打个比方,你手里只有10万块钱,但你觉得某个股票很有潜力,想多买一些。这时你就可以通过融资的方式,向券商借一部分钱,比如再借10万,这样你就有20万资金可以用来买股票了。如果股票涨了,你赚的钱会比只用自己那10万块多很多;但要是股票跌了,你的亏损也会相应放大。这就是两融通过放大整体交易资金,从而放大了盈亏,我们把它叫做线性杠杆。在不需要追加保证金(无追保情形)的情况下,计算收益的公式是:(期末价格与期初价格的差值)÷期初投入的成本。
(二)期货杠杆
期货交易是投资者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,就可以交易价值更高的期货合约。比如说,一份期货合约价值100万,你只需要支付10%的保证金,也就是10万,就可以交易这份合约了。如果合约价格上涨了,你获得的收益是按照100万合约的价值来计算的,远远超过你最初投入的10万保证金;反之,如果合约价格下跌,你的亏损也会很大。这种通过支付少量保证金,获取整张合约盈亏的方式,也是线性杠杆。同样,在无追保情形下,收益计算和两融类似聊ETF期权合约杠杆,与两融、期货杠杆有何不同?,只看交易对象期初和期末的价格。
可以看出,两融和期货的杠杆,都是基于撬动的资产规模来计算的,而且期末损益只和交易对象期初、期末的价格有关,能通过整体资产规模的盈亏线性推算出付出资金成本的盈亏。

二、期权交易的杠杆显示方式
期权交易的杠杆在交易软件里有两种常见的显示方式。
(一)杠杆比率
杠杆比率的计算方法是:期权标的ETF价格÷期权合约价格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知道1张期权合约对应1万份标的ETF。比如说,一份期权标的ETF的价格是5元,而对应的期权合约价格是0.5元,那么杠杆比率就是5÷0.5 = 10。这就意味着,你用0.5元的期权合约价格,就撬动了价值5元×1万份 = 5万元的标的ETF现货的价值,看起来好像杠杆很大。
(二)真实杠杆率

真实杠杆率是在杠杆比率的基础上,再乘以一个调整系数,这个调整系数一般是合约的delta值。Delta值反映了期权价格相对于标的ETF价格变动的敏感度。因为单纯的杠杆比率没有考虑到期权价格和标的ETF价格之间的复杂关系,所以引入delta值来更准确地反映期权的实际杠杆情况。
三、期权杠杆的独特之处
虽然从杠杆比率和真实杠杆率的计算上看,期权好像也有杠杆,但它和我们前面说的两融、期货的线性杠杆有很大的区别。
(一)交易成本与整体盈亏关系不同
两融和期货交易中,投资者付出的交易成本(两融的借款利息、期货的保证金),在期末时的损益,只和交易对象期初价格和期末价格有关。比如两融买股票,只要知道买入和卖出时的股票价格,就能算出盈亏;期货也是一样,根据开仓和平仓时的合约价格就能计算收益。
但是期权交易不一样,交易者付出的期权费(也就是期权合约的价格)在期末时的损益,和很多因素有关,不只是标的ETF的涨跌。
(二)期权杠杆来源复杂
两融和期货的杠杆来源就是撬动的资产规模,比较单一。而期权合约的杠杆来源就复杂多了,包括标的ETF涨跌、合约的行权价、时间期限、标的ETF预期波动等。
比如说,行权价不同的期权合约,杠杆效果就不一样。同样是看涨期权,行权价较低的合约,在标的ETF上涨时股票杠杆原理,可能涨幅更大,杠杆效应更明显;而行权价较高的合约,涨幅可能就相对较小。
时间期限也会影响期权杠杆。一般来说,距离到期日越近的期权合约,时间价值越小,杠杆效应可能会发生变化。如果标的ETF在临近到期时还没有大幅波动,期权合约的价值可能会快速下降。
标的ETF预期波动也会对期权杠杆产生影响。如果市场预期标的ETF未来波动会很大,那么期权的价格就会上涨,杠杆效应也会相应改变。
由于期权杠杆受这么多因素影响,所以不能仅仅通过标的ETF的涨跌来推算期权合约的盈亏。交易者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,运用情景分析的方法,比如假设不同的标的ETF价格走势、不同的时间期限等情况,来合理理解期权合约杠杆的含义。
总之,ETF期权杠杆是一个比较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概念。投资者在参与期权交易时,一定要充分理解期权杠杆的特点,谨慎做出投资决策,避免因为不理解杠杆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
期权相关的知识、系统学习,开户、个股询价、股指期货交易来源:期权酱
